导读
建材碳委会成立以来
为进一步系统谋划、双碳深入推进建材行业“双碳”工作,推进6月6日,工作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 织召开“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委员会”(以下称“建材碳委会”)办公会。双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推进建材碳委会召集人阎晓峰主持会议并讲话,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出席会议并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建筑材料处高萍处长、双碳鹿晓泉,推进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冶金建材处副处长孙士瞳,工作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国庆、双碳副会长刘建华,推进执行副会长、工作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育先,双碳执行副会长单位、推进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英武,工作执行副会长、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军,执行副会长、金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执行副会长、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等出席会议。
会上,陈国庆通报了建材碳委会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总经济师、副秘书长孙星寿,副秘书长石红卫分别就“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及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政策实施成效研究及调整建议”“水泥行业碳市场建设配额分配方案研究”作专题汇报。与会代表围绕以上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
会议认为,建材碳委会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建材行业“双碳”目标,统筹内外资源,发挥整体效应、集聚效应和协调效应,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指导下,参与了《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原〔2022〕149号)、《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 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发改产业〔2021〕1609号)等十余项“双碳”相关重大产业政策的制修订;支持开展了建材行业“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低碳标准体系建设、示范试点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形成一大批政策、科技、标准等成果并促进转化为实际应用,带动全行业重点企业纷纷行动,促进了行业“双碳”工作进展,充分体现了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引 领者的重要作用。
会议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兼顾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 府和市场的关系,结合当前建材行业发展转型面临的形势,围绕行业“双碳”目标,深入组 织开展好《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实施情况及调整方案等重大产业政策;建材行业碳排放因子及相关参数,水泥等建材重点行业碳市场建设,重点领域碳排放解剖“麻雀”专题,建材行业“六零”工厂评价标准及科技攻关、试点示范等重大专项等的研究工作,加快推动贯彻落实好《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集行业智慧,努力将“双碳”目标纳入行业治理及发展体系,以突破发展瓶颈、重塑行业规则。
会议认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受工信部委托,深入、全 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了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和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政策实施成效,研究结果是客观、公正的,有关建议是符合行业发展实际需要,是建设性的。会议指出,近年来,投资领域市场需求下降趋势明显,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更加迫切需要加快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同时,我国产业政策已经全 面转向“双碳”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耗“双控”约束机制及相关政策体系,水泥、平板玻璃作为建材行业中主要的耗能和碳排放行业,加强产能置换、错峰生产等产业政策与能耗“双控”目标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衔接,能有效发挥政策联动、统合效应,实现产能总量控制和节能降碳的双重效果。
会议要求,要紧密结合我国建材行业市场形势变化和产业政策体系转向“双碳”目标的变化趋势,结合行业“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机制,按照严控新增产能,加强政策衔接,充分利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淘汰低效产能的原则,统筹考虑碳减排和产业链价值链发展,统筹考虑水泥等行业实际运行中的区域性差异,统筹考虑平稳发展和加快转型,统筹考虑鼓励先进产能和促进低效产能退出,进一步深化细化研究成果,形成优化完善控制新增产能、加强存量产能管理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方案,适时协同推动相关产业政策调整,促进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会议认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 织的水泥行业碳市场建设的相关研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希望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应统筹考虑行业当前发展实际,按照“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原则,合理设定碳排放总量、划定基准线水平,明确实施边界,确定配额分配原则,为推动将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尽快发挥促进行业降碳、鼓励先进的作用。
张海登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开展的相关工作,很好地发挥了连接政 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他认为,要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长远谋划建材行业发展,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 府作用,深入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为政 府工作提供支撑。要重点做好“一稳三促”,实现建材行业碳达峰目标、推动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
阎晓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建材碳委会的带动下,全行业已经形成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的共识,纷纷行动起来,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是建材头部企业,有战略、有行动、有办法、有担当,发挥了先行表率作用。他指出,围绕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和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政策、水泥行业碳市场建设,与会领导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当前要充分认识到水泥、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突出问题,统筹考虑行业近期与远期、全局与区域、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强产业政策与碳排放、能效、环保、安全、质量等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标准的衔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既治标也治本、市场有序合理、行为合法合规的目的。
他指出,受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当前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形势不及预期,建材企业要加快提升应对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外发展的联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提升、企业转型升级,向着“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建材行业发展目标不断前进。建材行业碳委会要聚智聚力,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发挥好引 领和核心作用,加强对行业全局性、关键性工作的统筹决策和整体推进,为建材行业“双碳”工作的推进提供充分保障和有力支撑,以“双碳”工作为牵引,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燕,金晶集团副总经理董保森,北京金隅集团总经理助理张明,安徽海螺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永波;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总经济师、副秘书长孙星寿,副秘书长周丽玮、石红卫,以及建材行业碳委会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和联合会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会议。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北京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山东省立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北部战区总医院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山东淄博市第一医院 |
南京鼓楼医院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
江阴市人民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奉天医院) |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邯郸市第一医院 |
潍坊呼吸病医院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河北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青海省人民医院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
淄博市立医院 |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 |
天津市海河医院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
安徽省胸科医院 |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粤北人民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
唐山工人医院 |
中日友好医院 |